最強貸款密技專區:
歡迎填表免費諮詢各種貸款問題,不用去銀行排隊喔!^_^
免費諮詢一:這一家的諮詢速度特色就是快 |
|
免費諮詢二:有汽機車即可申貸,24小時內可撥款 |
|
免費諮詢三:這家貸款公司評價非常高 |
|
新的一年總是有新的計畫,別讓資金週轉成為你夢想的阻力 透過以上貸款公司,幫助您在新的一年可以獲得更多機會 讓夢想離你更近ㄧ些,擺脫資金困擾 立即點擊上方圖片 在表單上填寫基本聯繫資料 就會有專員與您接洽 連銀行都不用跑,真的很方便 而且過件機率高,不再看行員臉色了 趕快免費諮詢吧! |
/ / / / / 這60條安全駕駛知識,你不能不知道!/ / / / / / / / / / / / / 開車出行,無論新手還是老司機,養成正確的駕駛習慣都是必要的。夜間駕駛的技巧、特殊路段如何應對……下面的60條行車安全知識,為了你的平安、家人幸福,記得保存下來好好學習哦!(via 人民日報)微信關注:Cx580cwz(車行易查違章),體驗更多精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千年事殘鴉外,無言倦憑秋樹。逝水移川,高陵變谷,那識當時神禹。幽云怪雨。翠蓱濕空梁,夜深飛去。雁起青天,數行書似舊藏處。——宋·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歷史,煌煌二十四部歷史巨著,說盡江山社稷的變遷,世道人心的浮沉。中華五千年歷史,之所以被世世代代的后人所傳承與銘記,是因為我們這個國家有一項舉世無雙的偉大文化工程—記載歷史。自公元一世紀東漢王朝開國后,著名歷史學家班固、班昭及班彪父子三人,有感于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史記》記錄漢朝歷史只截止到了西漢武帝太初年間,離西漢滅亡大約還有近百年時間,于是決定完成記錄整個西漢王朝的歷史巨著《漢書》。從此以后,后代修前朝歷史成為歷代王朝的慣例,南北朝亂世時代除外,這一時期的史書基本都完成于唐朝。“正史”之名,始見于《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清馮桂芬《明紀序》:“史家分紀傳、編年二體,而紀傳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后“正史”一稱即專指“二十四史”。按《四庫全書》的規定,正史類“凡未經宸斷者,則悉不濫登。蓋正史體尊,義與經配,非懸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經皇帝批準,不得列入正史。清朝乾隆年間,由翰林院選定,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為正史,具體是《史記》(西漢·司馬遷卷)、《漢書》(東漢·班固卷)、《后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西晉·陳壽)、.《晉書》(唐朝·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朝·姚思廉)、《陳書》(唐朝·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朝·李百藥)、《周書》(唐朝·令狐德棻等)、《隋書》(唐朝·魏征等)、《南史》(唐朝·李延壽)、《北史》唐朝·李延壽)、《舊唐書》(后晉·劉昫等)、《新唐書》(北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北宋·歐陽修)、《宋史》(元朝·脫脫等)、《遼史》(元朝·脫脫等)、《金史》(元朝·脫脫等/)、《元史》(明朝·宋濂等)、《明史》(清朝·張廷玉等)。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史學家柯劭忞撰修了《新元史》,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脫稿,1921年大總統徐世昌下令以《新元史》為“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自1914年設立清史館起,編修工作歷時十四年,先后參加編寫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至1927年,主編、曾任清朝東三省總督的趙爾巽見全稿已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以《清史稿》之名將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為未定本。很多人因此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二十六史”。二十四史總共3229卷,約有4700萬字。它記敘的時間,從第一部《史記》記敘傳說中的黃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記敘到明崇禎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歷時4000多年,用統一的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二十四史的內容非常豐富,記載了歷代經濟、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事跡。正史根據著作人的不同,有的往往帶有國家意志和民族的情緒夾雜在里面,如有的官著與官修的著作體現了著作人強調正統的思想。有更多的史學家在當時或者后世往往曲筆或忌諱一些政治與秘聞,不敢如實記載,故對待正史有必要看如別史、雜史加以認證,否則難免以管窺豹,不得其真。總體而言,正史是最可信的,野史或可表達個人意志,功過論述可能不客觀,故而一定要進行邏輯論證。據正史記載,從秦掃六合統一天下開始,到清帝溥儀退位結束,中國真正的大一統王朝只有十二個,分別是:秦、西漢、新朝、東漢、西晉、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明、清,另外還有數十個割據性質的政權,其中大多數載入正史。但是歷史永遠有不可深究性,在真實的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王朝、國家不被正史承認,也就是不被代表國家正朔的后世或者當世朝廷承認。不被代表國家正朔的后世或者當世朝廷承認的王朝、國家中又分為不同情況,有的王朝,雖然也曾一度有過對全局的掌控,或者一度取代過正統王朝,但依舊不被承認,最終被可以忽略,排除在正統王朝之外;另外還有純粹是割據王朝以及后世正統王朝認定的“偽朝”,這些政權并不曾取代過正統王朝,也并不掌控過全局;還有一類就是歷代農民起義過程中建立過的政權,在正史中當然更是一概不承認。在中國歷史上,被排除在正統王朝之外的王朝,有哪些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筆者列出了以下這些,包括了以上三種類型的王朝,請諸位與筆者一同細細看來。首先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由“篡逆者”建立的“偽政權”寒浞政權。夏朝是中國第一個王朝。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夏朝曾有過長達數十年的滅亡時期,而曾經滅亡了夏朝的這個人就是寒浞。寒浞,大約生于公元前2013年,大約被殺于公元前1933年,妘姓,又名韓浞、寒漪,夏朝僭主,寒浞政權的建立者。以后世儒家傳統道德標準衡量,歷代正史把寒浞排斥在歷代帝王名錄之外,稱他為梟雄,把他統治夏朝的歲月從史書上抹掉。寒浞是伯明氏后代,其祖先為黃帝的車正哀,因哀有功于黃帝朝廷,黃帝將他封于寒(今山東濰坊市一帶),其屬地稱為寒國(也稱伯明國),其族人后來便以寒為姓。寒浞出生在夏王仲康七年,這個時候夏朝國勢衰微。夏朝第二代君主太康因為荒廢國政,被諸侯后羿廢黜,寒浞此時正好被族人驅逐,無處可去,他聽說了后羿的事跡,覺得羿真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便決定前去投奔他。但寒浞為人陰險狡詐,而且野心勃勃,他也想取后羿而代之。到了后羿十九年,朝中的大臣幾乎都成了寒浞的親信,寒浞認為篡位時機時機已經成熟,便殺死后羿,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寒,以庚辰年為寒浞元年。寒浞建國時,夏朝已經建國數十年了,雖然被后羿奪取了國都,但夏朝仍占據大半領土。寒浞篡權后,厲兵秣馬,發展生產,從在位第十一年,也就是夏王太康之孫相在位第十九年起,發起了徹底滅亡夏朝的戰爭。經過近十年戰爭,寒浞軍攻破夏朝另一個國都帝丘,夏王相及族人皆被寒軍殺死,夏朝正式亡國,夏朝的統治區域全部控制在了寒浞手里。寒浞六十年,夏王相的遺腹子少康率領收復了中原地區的大部,攻打寒浞的老巢鄩都城。此時寒浞已經年近八十歲,無力征戰廝殺,他的部下見大勢已去,在夏軍圍城的時候突然反叛,從妃子的被窩里光著屁股拉出來,打開城門把寒浞獻給了少康。少康下令將他處以極刑,同時命令將寒浞一族斬盡殺絕。夏王少康奪回了屬于自家的天下,結束了寒浞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但是,寒浞在位六十年,統治夏朝四十年的歷史被刻意的忽略了。第二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就是秦末農民大起義中由首義領導人陳勝、吳廣所建立的張楚政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在秦末農民戰爭的導火索大澤鄉起義后,領導人陳勝、吳廣率起義軍攻占秦朝陳郡(河南淮陽)后建立“張楚政權”。陳勝發動起義以“楚”為名字,主要是考慮到,在十多年前的秦滅六國時,楚國是在軍事上抵抗最為頑強的,是使得秦國在十年統一戰爭中遭受最大損失的國家,秦人心里還是懼怕楚人的。也因為出楚人相比山東其他五國,更具有愛國情懷,最明顯的一點莫過于“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傳言,之后反秦戰爭中楚地軍隊的驍勇善戰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此,陳勝和吳廣將起義軍正全面,命名為“張楚”。據《史記》注:“欲張大楚國,故稱張楚也”,《漢書》則認為:“先是楚為秦滅,已馳,今立楚,為張也”。《漢書》認為張是馳的反義詞,楚被秦滅是“弛”,陳勝立楚則是“張”,“張楚”即擴張、張大楚國。陳勝打出楚的旗號,十分利于迅速擴張隊伍與勢力范圍,曾一度發展至今天河南安徽的大部分地區。“張楚”政權的建立,迅速在全國形成反秦斗爭的高潮, “張楚”大旗顯示了巨大的號召力。各地以“張楚”軍名義都紛紛起事,響應陳勝的號召,農民起義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勢。在農民革命洪流的推動下,一些貴族殘余勢力也紛紛收羅舊部,起兵反秦,秦末漢初歷史舞臺上的風云人物劉邦、項梁、項羽、英布、彭越等都出自反秦大起義。陳勝確定了“主力西征,偏師略地”,最后推翻秦朝統治的總體戰略,任命吳廣為假王(副王),率領起義軍主力西擊滎陽,取道函谷關,直搗秦都咸陽。同時“令铚人宋留將兵定南陽,入武關”,進而迂回攻關中。隨后又任命武臣、鄧宗、周市、召平等為將軍,分別北渡黃河,進攻原趙國地區(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南部),向南攻取九江郡,深入淮南地區;進攻廣陵(今江蘇揚州市北)、魏國舊地,攻取長江下游、黃河以南大梁(今開封)等地區。但吳廣久攻滎陽不下,大軍西進受阻,陳勝決定另派周文為將軍率兵西擊秦,利用吳廣大軍牽制秦軍主力的條件,繞過滎陽,直取函谷關。周文大軍斬關奪隘,勢如破竹,一直打到離秦都咸陽僅百余里的戲地(今陜西臨潼境內)。進軍途中,百姓奮起響應,隊伍不斷擴大,當時已擁有戰車千乘,士兵數十萬人。秦二世依少府章邯之謀,赦免在幾十萬刑徒,封章邯為將軍,臨時組編軍隊阻擊起義軍。農民起義軍被秦軍打了個措手不及,被迫退出關中。周文大軍失敗后,章邯帶兵繼續東進,起義軍將領田臧與吳廣意見不合,認為“假王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假借陳勝之名殺害了吳廣,導致這支部隊全軍覆沒。隨著反秦斗爭的開展,陳勝派往各地的將領各存異心,爭相稱王,起義軍內部公開分裂。群起響應的各地英豪也不再聽陳勝節制,直接孤立了作為反秦主力的陳勝“張楚”政權。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9年,漢初承秦制,十月為歲首)十二月,陳勝親率農民軍將士與秦軍展開激戰,竟被跟隨自己的車夫莊賈殺害。陳勝被害,舊時侍從、將軍呂臣在新陽(今安徽界首北)重舉義旗,組建“蒼頭軍”,從秦軍手中奪回陳縣,處死了投降秦軍的叛徒莊賈,重新豎起“張楚”大旗。陳勝從謀劃起義,到稱王立國,再到兵敗被害,前后不過半年時間,但他點燃的反秦烈火燒紅了大半個中國。“陳勝雖死,其所置遺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三年后,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殺入咸陽,推翻了暴秦統治,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陳勝死后,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主峰西南。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派30戶丁役守護陳勝墓,并按王侯待遇對陳勝年年殺牲祭祀,但是有漢一代卻不曾將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建立的“張楚”列入正史予以承認。第三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就是秦末農民大起義后,楚漢爭霸戰爭中由西楚霸王項羽所建立的“西楚”政權。后世兩千多年的中國人對霸王項羽太過于熟悉,筆者就不贅述了。“西楚”政權之所以不被后世正史承認,原因再清楚不過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就是打敗了項羽才得以建立四百年大漢江山,怎么可能承認“西楚”政權的合法性呢?楚漢相爭期間,從諸侯(包括劉邦在內)接受項羽冊封來看,等于諸侯們默認項羽的領導地位,以至于《史記》中,司馬遷也曾將項羽的傳記列入《本紀》,這只有是天子才有的待遇。劉邦建國后,抹掉了“西楚”政權存在的一切證據,并將漢朝的元年,定在秦朝滅亡那一年,也就是楚漢戰爭開始那一年,即公元206年,證明大漢王朝和皇帝劉邦壓根就不承認有項羽這樣一位“人杰鬼雄”存在過。第四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就是由秦朝開發嶺南的大軍滯留當地后,在秦末戰亂中為求自保而割據建國的“南越”政權。公元前219年,就是秦統一天下的第三年,秦始皇嬴政命大將屠睢率五十萬大軍分五路,攻取東甌和閩越(浙江、福建)及南越(廣東)、西甌(廣西)。《淮南子·人閑訓》記載: “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馀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馳弩,使臨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甌君譯吁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尸流血數十萬,乃發謫戍以備之。”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任命任囂為主將和副將趙佗繼續進攻西甌、駱越各部落,經過艱苦征戰,整個嶺南由此劃入了秦朝的版圖。秦始皇將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三個郡。秦將趙佗任龍川縣令后,上書朝廷要求從中原遷居五十萬的居民至嶺南。據記載,秦代的移民大致有五批,為了穩定軍心,解決戰后駐留士兵的配偶問題,南海郡向朝廷申請加派三萬單身女性來嶺南,其理由十分含蓄:“為來自北方士兵補衣服”。秦朝最終批準這個申請,但是在數額上打了對折折扣,一萬五千名中原寡婦和未婚女子被遷到了嶺南。秦末,南海郡尉任囂病危,委任龍川縣令趙佗代職。任囂死后,趙佗即起兵隔絕五嶺通中原的道路。公元前208年,任囂病重,死前召見趙佗,囑其依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之利建國,并代行南海郡尉之職。三年后,趙佗兼并桂林、象郡,統一嶺南;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國,自號“南越武王”,一個南到越南中部及海南島、北達五嶺、東臨大海、西至滇黔桂交界處的割據政權南越國誕生,國都設于番禺(今廣州)。公元前202年初,楚漢戰爭結束,漢高祖劉邦不承認南越國,將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給長沙王吳芮。公元前前196年夏季 ,劉邦迫于形勢,承認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為趙佗所有,遣陸賈封趙佗為南越王,趙佗受漢高祖所賜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南越國遂成漢朝的藩屬國。到了前180年,呂后崩,漢朝準備攻打南越的軍隊撤回。南越國乘機對東邊的閩越國用經濟手段施加影響,對西邊的西甌、雒越等部落加強控制,趙佗自稱“南越武帝”。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劉恒即位,派人重修趙佗先人墓,置守墓人按時祭祀,并給趙佗的堂兄弟們賞賜了官職和財物,又命陸賈再次出使南越說服趙佗歸漢。趙佗再次接受了陸賈的勸說,除帝號復歸漢朝,但在國內仍然繼續用著皇帝的名號。公元前137年,南越武王趙佗崩,其孫趙昧繼位。趙佗在位時為保全自己這片獨立王國,極力體現與中原的異同。趙佗在給漢文帝的上書中強調自己是“蠻夷大長老”,更以“椎髻箕坐”的面目會見漢朝使臣,以示與中原華夏不為一類,謀圖使漢朝徹底放棄兼并南越。到了公元前112年冬季,漢朝大軍攻占國都番禺,南越國滅亡,整個南越國歷五王,凡九十三年。史籍中嶺南稱煙瘴南蠻之地,嶺南文明史始于秦平定嶺南,趙佗實施“和輯百越”政策,引入中原農耕技術與先進文化,使嶺南地區迅速從刀耕火種的氏族社會平穩進入農耕文明時代,同時又將異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進嶺南,開啟了嶺南文明千年輝煌。但在后世史書中從來只承認南越國是漢王朝的藩屬,不是獨立建國的政權。第五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就是西漢末年由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權臣王莽篡漢自立建國的“新朝”政權。西漢末年,各種社會矛盾空前尖銳,西漢王朝已經積重難返,王莽一步步走向權利的頂峰。公元8年12月,王莽廢黜西漢王朝末代皇帝孺子劉嬰,代漢建建國,國號就是“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為緩和階級矛盾,緩解社會危機,王莽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托古改制”的新政,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為國有,無土地者由國家分配,一夫百畝,目的是解決西漢后期以來土地兼并嚴重的問題,但是完全無法執行;禁賞奴婢;推廣國營事業;改革幣制等。但是政令繁瑣,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終失敗,天下義軍群起。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新朝被綠林起義軍軍推翻,王莽兵敗被殺,尸體被大卸八塊,慘不忍睹。 新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通過禪讓稱帝的先河,因為傳統史觀一致認可通過戰爭革命取得政權,比較鄙棄禪位這種移轉政權的方式,所以王莽一直被歷代史學家認為是“偽君子”,對新朝的評價幾乎都是負面的,尤其是《漢書》視王莽為大逆不道的“逆臣賊子”,新朝只是兩漢之間的過渡時期,絕沒有可能被歷代正史承認是正統王朝。直到清末民國之后,對王莽的評價才有所改變。接下來這兩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有相同之處,都是西漢末年在反對新朝王莽政權的過程中,被義軍擁立的西漢宗室后裔所建立的,分別是劉玄的“更始”政權和劉盆子的“建世”政權。劉玄南郡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自稱是西漢皇室后裔,西漢景帝劉啟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后,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族兄。公元23年,劉玄被綠林軍在淯水(今河南白河)之濱擁立為皇帝,年號更始。同年新朝滅亡,劉玄入主長安。公元25年,更始政權在赤眉軍和劉秀大軍的兩路夾擊之下崩潰,劉玄向赤眉軍出降,獻出傳國玉璽,更始政權滅亡。不久,劉玄被赤眉軍所殺,后劉秀大將鄧禹遵劉秀之意將劉玄安葬在長安附近的霸陵。范曄在《后漢書》中這樣評價劉玄:“周武王觀兵孟津,退而還師,以為紂未可伐,斯時有未至者也。漢起,驅輕黠烏合之眾,不當天下萬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捴及,書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頓顙,爭受職命。非唯漢人余思,固亦幾運之會也。夫為權首,鮮或不及。陳、項且猶未興,況庸庸者乎!”劉盆子,泰山郡式縣(今寧陽縣華豐)人,為西漢遠支皇族,漢高祖劉邦之孫城陽景王劉章之后。劉盆子祖父劉憲元帝時被封為式侯,父劉萌嗣在王莽篡位后被殺。劉盆子與兄劉恭、劉茂被掠入赤眉起義軍,從事放牧,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軍領袖樊崇等擁立劉盆子為皇帝,建元建世,史稱劉盆子為建世皇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赤眉軍兵敗,劉盆子投降劉秀。漢光武帝劉秀厚賜劉盆子,任命劉盆子為劉秀叔父趙王劉良的郎中。后來劉盆子因病雙目失明,劉秀又下令用滎陽的官田租稅來奉養,劉盆子從此靠均輸官地生活,直到去世,逝年史書無記載。作為兩漢政權之間的過渡時代,劉玄與劉盆子注定不可能被正史當做皇帝來記載。第八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就是東漢末年漢末亂世,在軍閥混戰中所建立的一個偽朝廷“袁術仲氏朝”。公元190年,漢末權臣董卓在關東十八路諸侯大軍的強大軍事壓力下,準備撤離洛陽時,將歷代相傳的象征皇帝權力的傳國璽丟失。作為討董聯軍一員的長沙太守孫堅意外在洛陽城的廢墟中找到了傳國璽并將其保管。孫堅當時為割據淮南的軍閥袁術部將,袁術則是割據河北的另一個大軍閥袁紹的庶兄弟。當袁術得知孫堅得到傳國璽,便劫持孫堅的妻子,迫使孫堅將傳國璽交給他。公元196年,孫堅之子孫策攻打劉繇、王朗等治下的江東地區時,袁術自認為已穩穩掌控了淮南地區,于公元197年初自稱“天子”,在淮南建立了仲氏朝。袁術此舉被天下各路軍閥公認視為叛漢,“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以大漢朝廷的名義漢廷向孫策和呂布兩人下詔,敦促他們討伐袁術。得知袁術自稱“天子”,孫策和袁術決裂,袁術因此失去了廣陵和孫策攻占的江東地區。同時,呂布在淮北擊敗袁術并在當地劫掠。袁術為扭轉局勢派軍攻陳,但被曹操擊敗 ,袁術轉移到淮南。袁術的情境惡化,倉庫空虛,軍力不足以抵抗攻擊,于是焚燒宮室,逃入潛山投奔舊部雷薄、陳蘭,但被拒絕。袁術寫信給哥哥袁紹,許諾一旦袁紹肯助他,就以傳國璽相贈。袁紹派兒子袁譚迎袁術入青州,途中遭到曹操截擊,袁術只得返回淮南,最終于公元199年袁術在回都城壽春途中病死,而他所建的建立的朝代“仲氏朝”無論當世還是后世沒有任何人承認,自然不會列入正史。第九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就是東晉末年的權臣桓玄,在軍閥混戰中所建立的一個偽朝廷“桓楚”。桓玄,是東晉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龍亢鎮)人,東晉世家大族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東晉大司馬桓溫之子。晉安帝元興二年(公元403Ian)2月,桓玄受封為大將軍,9月又自稱相國、封楚王、加九錫、領十郡。晉安帝元興二年(公元40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控制朝廷軍政大權的楚王桓玄逼迫下,晉安帝司馬德宗獻上國璽,禪位于桓玄。十二月三日桓玄正式稱帝,國號楚,改元永始。為與其余號為楚的政權區分,后世史家稱桓玄建立的政權為“桓楚”。桓玄篡位以后,驕奢荒侈,游獵無道,通宵玩樂。百姓疲憊困苦,民心思變。北府舊將劉裕、何無忌與劉毅等人于是乘時舉義兵討伐桓玄。永始元年(公元404年)二月二十七日,劉裕等人正式舉兵。桓玄戰敗出逃,挾持晉安帝至江陵,在江陵署置百官,并且大修水軍,不足一個月就已有兵二萬,但其政權已經人心離異。其后何無忌擊敗桓玄所派何澹之等軍,攻陷湓口,進占尋陽,然后與劉毅等一直西進。永始元年(公元404年)五月二十六日,在江陵城西桓玄被殺,享年三十六歲。《晉書 卷九十九列傳第六十九》評價這位權臣說:“性貪鄙,好奇異,尤愛寶物,珠玉不離于手。”“挾奸回之本性,含怒于失職;苞藏其豕心,抗表以稱冤。登高以發憤,觀釁而動,竊圖非望。始則假寵于仲堪,俄而戮殷以逞欲,遂得據全楚之地,驅勁勇之兵,因晉政之陵遲,乘會稽之酗醟,縱其狙詐之計,扇其陵暴之心,敢率犬羊,稱兵內侮。天長喪亂,兇力實繁,逾年之間,奄傾晉祚,自謂法堯禪舜,改物君臨,鼎業方隆,卜年惟永。”“適所以干紀亂常,傾宗絕嗣,肇金行之禍難,成宋氏之驅除者乎!” 之后取代晉朝建國的正是平定桓玄叛亂的主將劉裕,可想而知“桓楚”這個偽朝廷無論如何不會被新朝劉宋承認的。盡管桓楚一度取代過東晉,但歷史上并無人承認桓楚這個朝代。第十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就是南北朝蕭梁末年的叛將侯景所建立的偽政權“漢”。侯景,本姓侯骨,字萬景,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人,屬于五胡之一的羯族。侯景少年時做過北魏懷朔鎮功曹史,后在六鎮起義時率部投靠了契胡貴族爾朱榮,爾朱榮死后率眾投降高歡。高歡子高澄上臺后,侯景于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率部投降南朝梁。由于梁武帝希望借侯景的力量北伐成功,所以接受了他的投降,給他很高待遇,封河南王、大將軍、持節。正在此時,高氏東魏提出與南梁和解,侯景感到恐慌。梁太清元年(公元548年)八月十日,侯景起兵于壽陽,揭開侯景之亂的帷幕。太清元年(公元548年)十一月初一,蕭正德登基為皇帝,改元正平,封侯景為丞相,并加緊對臺城的攻勢。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攻破臺城,梁武帝蕭衍被其餓死,侯景又立太子蕭綱為皇帝,侯景自封為大都督,后又自封為“宇宙大將軍”。梁大寶二年(公元551年),侯景廢蕭綱,再立豫章王蕭棟為帝,改元天正。同年,再命蕭棟禪讓,侯景登基為帝,國號為漢,改元太始。承圣元年(公元552年),侯景被陳霸先、王僧辯擊敗,企圖逃亡,被部下所殺。梁元帝蕭繹下令將他的腦袋懸掛在江陵鬧市上示眾,然后又把頭顱煮了,涂上漆,交付武庫收藏, 5個兒子全部被殺。唐朝歷史學家李延壽在所著的《北史》中評價說:“侯景起于邊服,備嘗艱險,自北而南,多行狡算。于時江表之地,不見干戈。梁武以耄期之年,溺情釋教,外弛藩籬之固,內絕防閑之心,不備不虞,難以為國。加以奸回在側,貨賄潛通,景乃因機騁詐,肆行矯慝。”這樣的一個亂世梟雄所建的朝廷也沒有任何可能被后世承認。第十一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就是隋朝末年縊殺隋煬帝的宇文化及所建立的偽朝“大許”。宇文化及祖上是匈奴人,姓破野頭,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北周上柱國宇文盛之孫,右衛大將軍宇文述長子。隋煬帝楊廣為晉王時,宇文述曾參與策劃擁立楊廣為太子。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隋煬帝乘龍舟游幸江都,瓦崗軍占據了洛口(今河南鞏縣東北),截斷了隋煬帝西歸之路。扈從帝駕的驍果禁衛軍大多是西北關中人,久居在外,思親思鄉思歸心切,又見隋煬帝不想西歸,卻欲久留江東,人心益加不安,便謀劃叛帝西歸。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夜間,宇文化及率領叛變的禁衛軍縊殺隋煬帝,率隋官兵十余萬眾西歸關中。宇文化及的人馬行進到徐州時,被瓦崗軍所敗,大多數將士開始逃亡而去。宇文化及嘆曰:/"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于是鴆殺自己所立的傀儡皇帝楊浩,僣皇帝位于魏縣,國號許,建元為天壽,署置百官。立國半年,翌年,河北義軍首領竇建德活捉了宇文化及,列舉了他弒君害民的種種罪行,把他和兩個兒子一同斬殺。第十二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所建立的“武周”政權。武則天為何要定國號為“周”呢?首先是為顯姓氏,掌根本。據史書記載:“武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首曰武,遂以為氏”。以“周”為國號,顯然有尊崇周顯示根本之意。其次表示要效法古代盛業,創造新的奇跡,中國古代的太平盛世,在唐人看來,惟周、漢而已。武則天向來堅持應承周的觀點,所以以“大周”為號,也是為了表明自己承周律治盛業的治國方略和政治抱負。實際上,在新舊《唐書》及此后歷代史書中,武則天的皇帝之號“則天大圣皇帝”一直被承認,史書不承認的只是她所建立的那個國祚十五年的“武周”政權,史家們與將武則天當政時期列為唐朝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武則天的故事后世國人基本上都家喻戶曉,筆者就不贅述了。第十三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就是唐朝“安史之亂”中,由叛軍首領安祿山建立的偽朝“大燕”政權。公元756年正月一日,安祿山在攻占洛陽后稱帝建國,國號大燕,歷史上又稱偽燕,稱雄武皇帝,并改天寶十五年為圣武元年,定都洛陽,以范陽為陪都。燕國內部矛盾重重。內部的爭權奪利,經歷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四位皇帝,在唐朝的進攻中堅持七年被消滅。作為叛軍建立的偽朝廷,不被唐朝和后世歷代史家認可很正常。第十四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又是一個農民起義軍所建立的政權,就是唐朝末年由黃巢所建立的“大齊”政權。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十二日,黃巢率領義軍攻進京師長安,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十三日,黃巢進入太清宮。翌日,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唐諸鎮兵從四面八方會集京師,黃巢連戰失利,其他諸道兵也乘機發起攻擊,四月十四日,李克用軍攻入長安,黃巢力戰不勝,遂連夜撤離長安。直到公元884年6月15日,黃巢敗死狼虎谷,黃巢“大齊”隨之覆滅。接下來兩個不被正史承認的王朝,都是一個性質,就是異族入侵之時由投降賣國的中原王朝官員所建立的,附逆北方游牧政權的“偽朝”,分別是兩宋之際劉豫所建的“大齊” 和 張邦昌所建的“楚”兩個偽政權。劉豫,宋永靜軍阜城(今河北永靜縣)人,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拜濟南知府,金軍圍城時降。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朝偽封劉豫為“大齊皇帝”,建都大名(今河北大名縣),冊文有“世修子禮”等語,使用金朝“天會”年號,恭奉金朝命令,改元阜昌。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遷都汴京,派子劉麟、侄子劉猊及宋朝叛將李成、孔彥舟等人,配合金軍侵伐南宋,攻占襄陽等地。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岳飛大破李成,收復襄陽等地。派遣兒子劉麟會合金軍渡淮南侵,屢戰屢敗,招致金朝日益不滿。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征發中原民兵大舉伐宋,沒有得到金朝協助,導致大敗潰退,傷亡極重,民怨沸騰。次年,金朝廢除偽齊,劉豫遷居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卒年宋史記載為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金史則記載為皇統六年(1146年)。劉豫建立的齊國共存在八年。張邦昌,北宋永靜軍東光張家灣(今河北省阜城縣大龍灣),進士出身,宋徽宗、宋欽宗朝時,歷任尚書右丞、左丞、中書侍郎、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等職務。金人攻破東京,擄掠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后,還是決定要立一個漢人君主幫他們籌措歲貢。雖然漢人均提議另立趙氏,但金太宗一概否決,在宋齊愈,王時雍等人支持下,金人“勸進”張邦昌。張邦昌詐病拒絕登基,百般推脫,甚至以自裁相對,但最后金人以屠城相要挾,迫張邦昌就范。張邦昌堅決制止朝廷官員向他跪拜行大禮,與朝廷官員開會聊天時自稱為“予”而不是“朕”,公文往來時用“手書”而不是“圣旨”。后來金國大軍準備返回北國,已經身為“皇帝”的他卻身服縞素,率領滿朝文武,親自向其時已身陷金軍牢籠的徽、欽二宗遙拜送行。金軍一撤,張邦昌立刻大赦天下,最終決定還政,獻大宋國璽,立康王趙構,并在手書中闡明“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權宜一時以紓國難也,敢有他乎?”張邦昌被金人逼迫當了32天大楚皇帝后,捧著玉璽還政趙構時,卻被他殺了,理由很可笑,在皇宮玷污宮人。張邦昌讀罷賜死詔書,徘徊退避,不忍自盡,執行官逼他就死,最后登上平楚樓,仰天長嘆數聲,自縊身亡。張邦昌確實沒有叛國之心,趙構才是人格極度可鄙之人,他殺張邦昌的主要原因,就是張邦昌的存在對他的位置具有威脅,絕對與抗金無關。劉豫和張邦昌這兩個注定被釘上歷史恥辱柱的罪人,即使有萬般無奈,但助紂為虐,最終難逃千秋罵名。除了以上各種各樣不被正史承認的“偽朝”,宋朝以后還有一下如下這些政權同樣不被承認。北宋末年,江南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建立“永樂朝”,時間大致在公元1120年至公元1121年;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徐壽輝所建立的“天完”政權,時間大致在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到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陳友諒所建立的“漢”政權,時間大致在公元1359年至1364年;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玉珍所建立的“大夏”政權,時間大致在1363年至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韓山童和其子韓林兒所建立的 “大宋” 政權,史稱“后宋”、“韓宋”,年號龍鳳,這個政權就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賴以起家的基礎,時間大致在元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1年)至公元1366年;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張士誠所建立的“大周”政權,時間大致在公元1354年公元1367年;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 政權,時間大致在公元1644年至公元1645年;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所建立的“大西” 政權,時間大致在公元1644年至公元1645年;明朝在京師北京失陷,崇禎皇帝自盡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多個流亡政權,有 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鍵、魯王朱以海、唐王朱聿鐭、永歷帝朱由榔以及臺灣鄭氏父子“東寧”政權,時間大致在公元1644年至公元1683年;還有一個遺臭萬年的“偽朝廷”,就是叛明又叛李自成,最后反叛大清王朝的吳三桂所建立的“大周”政權,時間是“三藩之亂”末期的公元1678年至公元1681年。筆者粗略統計了一下,中國歷史上不被正史承認的各種類型的王朝或者國家大致有三十個之多,時間跨度長達三千多年。這些所謂的“偽朝”和他們的皇帝“僭主”,或讓后人憎惡,或讓后人惋惜,或讓后人懷念,或讓后人反思,不管是不是被正史認可,但事實上這些政權早已經成為五千年中華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元·張養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0FS5DF458DE48RGT
國泰世華銀行買車貸款利率試算表王道銀行銀行借款利息國泰世華銀行銀行借錢結婚第一銀行信貸條件試算
王道銀行銀行借款利息計算 板信銀行申請信貸要多久 汽車貸款要保人嗎?7項車貸觀念帶你了解高雄債務協商後果 合作金庫信貸條件勞保 怎麼辦信用貸款?教你輕鬆辦信貸!屏東汽車貸款買車要怎麼選 台新銀行信貸條件無信用卡 房屋貸款成數不足怎麼辦?4招申貸訣竅讓成數UP!星展銀行支票貼現是什麼意思 匯豐銀行個人信貸條件 債務協商信用卡多久能申辦?1張圖立馬搞懂!
留言列表